2016年11月11日,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北京偉達中醫腫瘤醫院鄭偉達教授受邀參加此次會議。
此次大會以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緬懷他為民族獨立、社會進步、人民幸福建立的不朽功勛,弘揚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激勵海內外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為主要目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習主席在會上發表講話: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一生以革命為己任,立志救國救民,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
時代造就偉大人物,偉大人物又影響時代。150年前,孫中山先生出生之時,中國正遭受帝國主義列強的野蠻侵略和封建專制制度的腐朽統治,戰亂頻發,民生凋敝,中華民族陷入內憂外患的災難深淵,中國人民處于水深火熱的悲慘境地。在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中華民族從未屈服,無數仁人志士前仆后繼,探求救國救民的道路,進行可歌可泣的抗爭。
孫中山先生的偉大,不僅在于他領導了辛亥革命,而且在于他為了實現革命理想,與時俱進完善自己的革命理念和斗爭方略,毫不妥協同逆時代潮流而動的各種勢力進行斗爭。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孫中山先生同中國共產黨人真誠合作,在中國共產黨幫助下,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改組中國國民黨,推動北伐戰爭取得勝利,把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推向前進。毛澤東同志把三民主義綱領、統一戰線政策、艱苦奮斗精神并稱為孫中山先生"留給我們的中心本質偉大的遺產",是"對于中華民族偉大的貢獻"。
我們要學習孫中山先生天下為公、心系民眾的博大情懷。孫中山先生有著深厚的為民情懷,一生堅持以"天下為公"為思想境界,致力于"除去人民的那些憂愁,替人民謀幸福",對此矢志不移、無比堅定。孫中山先生深知人民是偉大的力量,強調要實現革命的目的,必須喚起民眾。他關心民眾疾苦,強調"國家之本,在于人民","民生為社會進化的重心","人民所做不到的,我們要替他們去做;人民沒有權利的,我們要替他們去爭"。他諄諄告誡大家,"要立心做大事,不要立心做大官"。孫中山先生對人民的深厚感情,是他追求真理、矢志革命的力量源泉,是他奮斗不息、永不言棄的深厚基礎。
孫中山先生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作出了杰出貢獻,在中國人民心中享有崇高威望,受到全體中華兒女景仰。我們對孫中山先生的紀念,就是學習和繼承他的寶貴精神,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因素,為他夢寐以求的振興中華而繼續奮斗。
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民族英雄,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作出了杰出貢獻,孫中山先生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鄭偉達教授認為,作為醫者,濟世救人是職責;作為一名中央委員,為人民解決困難是責任。鄭偉達教授深深感到肩上的擔子之重,他一如既往地在中醫藥的路上不斷創新,并繼續參政議政,為我國衛生事業的進步做出著貢獻!
鄭偉達教授在擔任農工黨福建省委員時,曾做過一篇詩詞:
心懷報國黨恩深,重任榮膺感悃誠。
傳繼中醫開大業,弘揚國粹豁胸襟。
立德建言應傾責,解困排憂更盡心。
職責法規應記取,為民執政是良箴。
一個對生命和人生充滿激情的人,更有熱愛社會公益的胸襟。他不忘中醫前輩的教導和幫助,更不忘黨和政府的支持與關懷,飲水思源,回報社會,體現了為推動社會公益事業而不惜慷慨解囊的高尚胸襟。
1998年,為防洪抗災他義不容辭捐贈人民幣10萬元;同年8月1日正值慶祝"八一建軍節"之際,他再次捐獻巨資,成功地協辦了福建省98年八一建軍節大型文藝晚會。2000年10月份,為了配合公安部打擊拐賣婦女兒童斗爭行動,他贊助了人民幣20萬元,協助公安部刑偵局、宣傳局拍攝10集大型紀實電視連續劇《蒼天有淚》。2002年8月,捐助西藏地區林芝幼兒園,受到了熱烈歡迎和好評。2003年5月,在福建省統戰系統各界人士支援防治"非典"大會上,捐10萬元藥品用于防治"非典"。2016年福州閩清縣16個鄉鎮遭受"尼伯特"重創捐款10萬元。
由于鄭偉達教授在社會公益事業上取得的豐碩功績,2004年5月,他被"中國公益事業發展論壇暨熱心公益先進典型事跡報告會"邀為佳賓。
科研成果取得的輝煌,使中醫藥在國際社會所產生的魅力,對社會的責任感,以及他的企業的堅實運作,使鄭偉達教授深深地體會到這:一、不論是做人還是行醫,人有多好,事業就有多好,胸懷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大,眼光看的多遠,事業就有多久;二、中醫藥是傳統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巨大的承載力,具有廣泛的包容性、高度的代表性、靈活的適應性、深邃的思想性、多維的方法性和時代的前瞻性,是歷久彌新的一門技術。因此他希冀黨和政府切實重視中醫藥在新世紀的發展,而他們呢,一定做好"承接岐黃薪火,繼承中醫衣缽"的工作,并愿與同道們一起加以創新,勇攀醫學科學高峰,為振興中醫藥的偉大事業而不懈奮進!
就像習主席所說:只要道路正確、理論正確、制度正確、文化正確,只要堅定不移、堅韌不拔、堅持不懈、艱苦奮斗,朝著偉大目標持之以恒前進,風雨如磐不動搖,我們的目標就能夠達到,我們的目標也一定能夠達到!
* 溫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實有效,只供業內專業人士研究使用,不作為用藥指導和對患者的承諾保障。
上一篇:鄭偉鴻副院長出席長征勝利80周年大 下一篇:偉達義診進社區 居民安康感溫暖